日前,2015中国绿色食品安全发展论坛媒体座谈会在新华社召开。与会嘉宾围绕“绿色来源,食品安全”主题,就食品安全全程管控体系建立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
记者了解到,作为2015“中国食品安全走进联合国”的一项内容,中国绿色食品安全发展论坛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联合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共同举办,已于10月30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包括茅台、加多宝、国美酒业、郫县豆瓣酱等中国企业代表集体亮相,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版食品安全法已经正式实施。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表示,食品安全源头管控是食品生产全程管控与食品安全全产业链建立的基础,亟待加快推进农业经营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模式创新,提高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的程度,并严格实行农产品及食品安全产、加、销全过程的监管。
“加多宝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建立了涵盖种子选取、来料加工、检验检测、仓储运输、产品追溯的绿色生产体系。”加多宝集团品管及资源管理总经理庞振国认为,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民心工程”,保障食品安全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保障食品安全,也是中国企业树立国际形象的重大举措。商务部品牌专家顾环宇指出,食品安全、绿色生产是食品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促进中国食品企业与国际社会交流的重要基础,同时可以借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等软实力树立国际一流食品企业品牌。
国美酒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冰表示,品牌资源、工艺资源、环境资源、文化资源是国美酒业的宝贵财富,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形成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企业品牌的情感认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王世平教授表示,互联网平台拓展了食品销售、运输的空间,但信息不透明也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强化网购渠道的食品安全监管首先在于信息的公开透明,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产供销体系的风险监管与追溯体系。
与会专家认为,要形成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协作,法律、技术、舆论等治理机制协调整合的模式,营造食品行业高度自律的发展氛围,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无缝对接治理。(北京参考记者 房磊)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