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呼吁各位传统品牌企业家,忘记电商吧,回去第一件事情把你的电商部门所有员工都裁撤掉。”在日前落幕的黑龙江召开的亚布力会议上,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的一番“弃电商论”震惊四座。隔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站出来表示,电商不应该取消,而是做得更强大。两位电商大佬的隔空喊话,引起了传统企业与电商圈的极大争议。
事实上,“传统品牌是否做电商”的问题一直是行业里的焦点,这本质就是渠道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传统品牌单纯的线下渠道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全渠道正成为品牌新的发展趋势,而电子商务只是渠道之一。
传统经销商模式弊端暴露
刘强东建议:“传统企业可以把销售交给经销商、代理商,没有必要花重金找电商负责人打造专门的电商部门,依靠传统的销售渠道已经足够。”细看之下,刘强东讲的其实就是“社会化分工”,传统品牌应该做好自己的产品,不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这话听上去是有点道理。然而,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经销商模式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价格体系繁乱、厂商之间互不信任、内部恶性竞争、经销商参差不齐、品牌商执行困难等等。可想而知,最终导致的必然是消费者购买体验下降,企业品牌形象受损,行业发展遭到阻碍。
以家居行业为例,近年来传出的品牌经销商“跑路”事件就不绝于耳。好莱客在河北邯郸的经销商跑路,两家门店关门停业,多名消费者未能按期拿到家具;曲美家具经销商资金周转困难,消费者付款后提货无门,事件涉及金额100多万元;金牌厨柜沈阳经销商携款闭门,导致客户后续无法得到安装,引发金牌厨柜和经销商互掐……
传统品牌企业遭经销商的“背叛”,归根结底还是对经销商缺乏监管和过度倚重,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有业内人士称,经销商模式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产生的商业模式,是否适合未来的发展需求,企业还须着重考虑。
拥抱电商才能深挖用户需求
马云的观点则是另一个角度,既然趋势是互联网化,任何事情终将“+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任何行业”,那么短期内的传统企业电商部门的零利润或者亏损都是可以容忍的,他们是最先嗅到未来趋势的人,为企业跟上大趋势做铺垫。未来的模式就是需要准确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喜好,而销售就是了解用户需求和喜好的最好途径,如果给了别人,那么用户永远在别人手里。
电商因何崛起?根本原因是互联网使人与人的沟通消除了区域之分,渠道因而变得扁平化,大大提升了商品信息流通的效率,削减中间成本,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实惠,品牌企业能直接掌握用户数据,有效扩大市场占有率。
十年前,有谁会想到家具、家电、建材、卫浴等这样的家居商品也可以在网上销售?十年后,林氏木业、海尔、方太、九牧等这样的品牌在网上销量就已经达到亿量级。他们就是牢牢抓住了消费者需求,把握住行业发展趋势,大胆突破创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面对电商的崛起,任何品牌都不能闭目塞听,而应该主动敞开怀抱。马云借比尔盖茨之名说出了一个事实:“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商只是利用互联网拓展的营销新方法和销售新渠道而已。不同模式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电商渠道就如实体渠道一样分流,但是百川归海,不变的是它始于制造企业,止于消费者。
全渠道是未来发展方向
在电子商务浪潮汹涌之际,传统品牌实体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实体店与电商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相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结合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移动电子商务渠道的全渠道零售模式应运而生。在这一模式下,实体店和网店的界限被打通并融为一体,品牌商可以在满足消费者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购买需求。
全渠道给传统品牌拓展了除了实体商圈,还有“线上虚拟商圈”,让企业的商品、服务可以跨越时间、地区、甚至国家进行实时交易;实体渠道、电商渠道、移商渠道的整合不仅给企业打开千万条全新的销路,同时还将企业的资源进行深度优化,让原有的渠道资源不必再投入成本而能发展新的销售方向。
传统品牌向全渠道模式发展势在必行。此外,一些原本只从事线上销售的商家也开始涉足实体销售业务,在实体商场里开店,如三只松鼠、茵曼、林氏木业等,实体店与网店的融合正快速推进。
2016年初,阿里巴巴集团提出了“三通”概念,以“商品通、会员通、服务通”策略,帮助品牌企业寻找全渠道策略,打通企业关键业务关节,全渠道零售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