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和《2016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显示,倾向于 “更多投资”的居民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37.2%下降至34.8%。但其9月18日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5.2%,较上一季度提高了0.3个百分点。同时,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3.7%,较上季回落0.2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1.1%,较上季回落0.1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债券”和“实业投资”,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1%、16.9%和12.1%,这也与网贷行业成交量持续走强不谋而合。
截至今年9月全国累计停业及问题网贷平台数量已达2076家,自《暂行办法》出台后,新增停业及问题网贷平台增多,9月达到98家,其中多数平台是选择进行良性清盘,主动退出市场。在平台主动退出的大背景下,网贷行业内留存的良性平台比例得到提高,用户投资环境改善,信任度回暖。因此,在综合收益率逐月下跌的形势下,优质网贷平台的成交量却在不断提升,整个行业动力向上。
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7月-10月平台日成交量,老牌平台中红岭创投最高突破五亿六千万元大关;拍拍贷最高突破一亿元大关。新贵平台中,和信贷突破5800万元大关;云钱袋突破3300万大关;互融宝突破1300万大关。其中红岭创投、和信贷、云钱袋、互融宝均已获ICP许可证。
未来可预计的是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还将持续下跌,可能下行至9%左右。虽然云钱袋目前预期收益率还在12.88%,但也是在今年根据整个市场形势做出下调之后的结果。综合收益率的下降换来的是行业理性的回归,同时带动优质用户的聚集,非理性用户缺乏高收益率的吸引在良性网贷平台上将持续减少。
10月13日,国务院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了P2P行业的重点整治问题。国务院此次重申P2P的整治力度,更稳固了P2P投资者的信心。
1.P2P网络借贷平台应守住法律底线和政策红线,落实信息中介性质,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发放贷款,不得非法集资,不得自融自保、代替客户承诺保本保息、期限错配、期限拆分、虚假宣传、虚构标的,不得通过虚构、夸大融资项目收益前景等方法误导出借人,除信用信息采集及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业务外,不得从事线下营销。
2.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未经批准不得从事资产管理、债权或股权转让、高风险证券市场配资等金融业务。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客户资金与自有资金应分账管理,遵循专业化运营原则,严格落实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不得挪用或占用客户资金。
国务院一再强调P2P行业红线,意在督促P2P行业加快合规步伐,浇灭一些平台企图隐藏于灰色地带、游走于政策边缘的侥幸心理,给正在积极合规的P2P平台一记强心剂。国家监管决心再次明确,第四季度城镇储户投资意愿或因此继续上升,P2P行业整体成交量也将受益于用户投资信心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