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阿里钉钉在国内三家主流纸媒《新京报》《深圳晚报》《南方都市报》投放了三个版面的广告,“说我反人性,其实是TA不懂人性”,“说我挑衅对手,其实是TA不懂自由”,“说我破坏行业?其实是TA不懂用户”。言辞之大胆犀利,激起同行一片哗然,引发业界热议……
对于钉钉闹出的大动静,业内似乎已经习惯了。打从诞生开始,钉钉就是不安分的。我们都知道,一个“搅局者”的出现必然会让一大批同行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在to B企业级服务这个大环境下,钉钉这个搅局者的横空出世让整个行业都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特别是对于中小玩家而言,在长期无法盈利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站队或者抱团取暖来迎接“资本大寒冬”。
而钉钉的撕逼之战也一直为行业诟病,“行业闹事者”的形象深入人心,而这次的撕逼目标或许直指微信。这已经不是钉钉首次针对微信挑起事端,不久前,钉钉就跑到了腾讯家门口承包地铁站打广告撕逼。显然,钉钉的挑衅意味相当明显,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积怨也是由来已久。
阿里除了在电商“一统江湖”之外,在社交领域也想要“只手遮天”,来往的失败,钉钉的崛起,阿里的社交野心昭然若揭。
钉钉撕逼撕出新高度,缠斗不断升级
阿里钉钉仿佛就是为战斗而生,自从2015年初上线以来,通过各类市场营销手段迅速获得了超过150家的企业组织数,成为企业社交领域的一批黑马。在一定程度上,钉钉催熟了这一市场,导致行业中小玩家的日子苦不堪言,但是对于用户而言是好事,带来了更加极致的服务体验。
然而钉钉的这次撕逼将矛头再次指向行业友商,从钉钉海报的言外之意可以发现,钉钉宣称自己相比竞争对手更加懂人性、懂自由、懂用户。根据钉钉目前的市场体量以及今年来频频出招可以推断出这里的TA极有可能是微信,毕竟目前只有腾讯微信才有可能对阿里钉钉造成威胁。
纵观今年来的钉钉撕逼史,可以说是不断升级,年初三、四月份阿里钉钉推出了一则火药味十足的广告,引起了行业的关注。广告直接指出了微信存在的弊端,并投放在了全国的各大地铁站通道上,明摆着一副撕逼的阵势;紧跟着五月份,钉钉故技重施,再次使出杀手锏在《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晶报》投放了被骗取85万公款李女士的广告,为微信惹了一身的骚。随后马云机智地向腾讯发出了“诚恳”的致歉声明,顺便将死对头京东也挖苦了一番,可谓是一箭双雕。
而这次钉钉貌似更懂得失进退,并没有表明撕逼对象就是微信,而是含沙射影地讽刺了对手微信越来越差的用户体验,折射出自身更懂得用户。
钉钉短期崛起,成行业公敌
对于钉钉这种爱出风头的行业巨头,同行友商也无可奈何,毕竟无论是拼资源还是拼手段,云之家、易信以及工作圈等与钉钉之间都差了不止一个微信。然而傲娇的钉钉却一直乐在其中,就算是微信,拿钉钉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周鸿祎曾经说过:自己约的炮,含泪也要把它打完。目前微信的状况就是处于被动状态,等待对手出招,自己想办法化解,而且还不能不接招,处境异常地尴尬。
因为抢了本该属于友商们的劳动果实,钉钉的迅速崛起在企业级市场一直饱受争议。虽然万亿级市场的潜力仍旧巨大,但是谁也不愿意有这样一个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新晋者对自己指手画脚,而且这个新晋者极有可能是对自己的生存造成威胁的刺头,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这恐怕也是唯独只有钉钉在今年7月份被工信部停掉免费电话,而其他几家却相安无事的原因所在了。要么是钉钉树大招风,受到了相关部门的特殊关照,要么就是友商们眼红钉钉的迅速崛起,暗地里使绊子想要将一时之间风光无限的钉钉拉下神坛。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钉钉的处境都相当地微妙,“行业公敌”这个帽子是摘不掉了。
猛虎出笼,钉钉与微信谁能够抓住下一个万亿风口?
每一款产品的诞生和盛行必有其合理性,这种行业规律主要表现在对于人性的把控、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用户的尊重等几个方面。而阿里钉钉之所以能够存活,并且活得很好,与其差异化的功能设计密不可分。阅后即焚、未读消息、DING等一个个“反人类”功能为企业管理者带来了福音,大大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
有人说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像逃离当年的微博一样,逃离微信。微信就像是牢笼一样浪费了我们太多的精力,真正能够转化为我们切身利益的时间不足千分之一,看似功能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用到的却很少。同时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微信在老化。有句话说得好:忠诚是因为背叛的代价不够大。而钉钉的出现貌似正在一步步地验证这个道理。
如果说微信是高原上的“猎豹”,那么钉钉更像是动物园里的“猛虎”,猛虎一旦出笼,并且给予足够的缓冲时间,猎豹只能束手就擒。微信的风靡是因为其成功抓住了数以亿计用户最直观的需求,而钉钉的崛起则是其洞察了用户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从目前来看,钉钉或许能够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的领头羊,因为你最终想要的一定会是你内心深处最渴求的那个。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