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阿里巴巴将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 产业发展有望提

时间:2018-03-29 来源:世界Wu童话 责编:
原标题:“罗塞塔”入轨难 “菲莱”着陆更难

  “罗塞塔”入轨难 “菲莱”着陆更难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瑜)经过10年,超过60亿公里,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与它的目标——“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交会。航天专家、《国际太空》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目标彗星轨道是一大关卡,最难的还是接下来“罗塞塔”号轨道器上携带的“菲莱”号小型着陆器在彗星表面的着陆。

  “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并不是此次太空之旅的最初目标。”庞之浩说,目标之所以更改,是火箭发射时间推迟,错过了与之前设计彗星交会的窗口。

  距离地球那么远,质量又小,而且携带了几十种仪器,飞行十年。复杂而精巧的迂回借力飞行路线被庞之浩认为是“罗塞塔”号设计的精妙之处:探测器在离开地球之后开始围绕太阳“绕圈”,先后3次返回地球附近,一次飞过火星附近,借助这两颗星球的引力场进行加速,由于远离太阳难以给太阳能板充电,设计了长达31个月的“深度睡眠”,直到今年1月才被唤醒。从外观来看,看看

空姐摄影师飞在天上的日

空姐摄影师飞在天上的日

相比起形体不大的空间探测器,其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显得比较大,“这是因为‘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进入彗星轨道时距离太阳很远,获得的太阳能量较小,又没有使用核能,所以它装了一对14米长的太阳能电池翼,并能够在极低温的状态下吸收微弱的太阳能。”

  “目前对彗星的探测已经很多。” 庞之浩说,在1985年前后出现的第一次彗星探测热潮中,共发射了5个哈雷彗星探测器,其中包括欧洲空间局的“乔托”探测器,它对研究哈雷彗星彗核起了重要作用。21世纪后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彗星迎来第二次探测热潮。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星尘”号彗星探测器,2004年它穿越一颗名为“维尔特2号”的彗星,用气溶胶收集器收集了一些固体颗粒物,以便研究太阳系的起源。2005年发射的美国“深度撞击”于2005年7月4日首次撞击了坦佩尔-1彗星,这是人类第1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用于造成彗星内部物质溢出。

  与此前飞掠式观察不同,“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上还携带有一颗重约100公斤的小型着陆器——“菲莱”。按照计划,今年11月份,它将会与母船分离,创下一项纪录——人类历史上首次着陆一颗彗星的表面。

  “在彗星表面着陆很难,
“罗塞塔”入轨难 “菲莱”着陆更难“罗塞塔”入轨难 “菲莱”着陆更难
因为彗核质量很小,必须在恰当的高度恰当的方向用恰当的制动量,才能被彗核捕获到。”庞之浩说,“这是由于着陆器质量小,彗核的引力也很小,当着陆器在彗星表面着陆时要防止被弹出去。科学家们将使‘菲莱’号减速后缓慢自然降落,速度是1米/秒。即使是这样,仍旧会像人在行走时撞上墙一样,所以着陆器有3条‘腿’,在与彗核接触瞬间3条腿可以吸收掉大部分撞击能量,起到缓冲作用。一旦同彗核接触,立即伸出一个类似‘鱼叉’的叉钩,将自己固定在彗核表面。这就像停靠港口的航船抛锚一样把‘菲莱’号锚在彗星表面上,防止飘走”。

相关阅读

新闻重点:·Arm Lumex CSS 平台支持实时端侧 AI 用例,覆盖智能助手、语音翻译及个性化服务;[详细]
9月伊始,百度正式宣布旗下百度商家智能体完成全面升级。作为一款致力于为广大商家提供智能化、便捷获客的平台,百度商家智能体[详细]
云端AI应用的大规模普及对数据存储提出了更多需求。特别是面对海量数据吞吐和高速处理的数据湖等应用,如果可以在单一服务器机[详细]
——跨越山海共赴科学之约30天接力直播邀您云赏科普盛宴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由中国[详细]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举行。本届博览会以数实相融 智赢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字出版行业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