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雄安新区5G自动驾驶细节:20公里外遥控 延时6毫

时间:2018-03-26 来源:香水百合 责编: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今晨媒体观察,今日关键词:改革痛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为今后几年改革开好头。”联系时下改革,动作频频,多是针对民生痛点而发,用“真枪真刀”、大刀阔斧来形容确不为过。

  改革不动真格不解渴

  你看,公车改革,商务部最新数据,机动车业务拍卖量上半年同比增长将近8成,显示公务用车改革进入快车道。还有一个数字,也很可观,从2011年启动公车改革到今年六月份,拍卖成交46亿元。这边,汽车反垄断也战果累累,说是首批调查处罚将在月内“收网”,至少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面临处罚,罚单总额将超过10亿元。另外,针对银行业收费,银监会派出数十路督查组大军;针对国企过高收入问题,今天我们《天下财经》头条也报道,中央要求,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这些动作,都因触动民生痛点而引起良好反响。一切都显示,改革不触及痛点是隔靴搔痒,不动真格不解渴。

  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

  此时,我看到,还有一些民生痛点,需要改革发力。比如人均税负太重的问题。刚才我们节目中报道,“中国宏观税负达到44%”的言论在互联网上激起热议。之后又有新闻说“统计称今年全国人均宏观税负6338元、北京超过2万居首”。

  关于税收,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Kolebe)早就说过,税收是个技术活,要“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这很形象!关于税负高低和税感痛苦,我看到《北京商报》的一番辩证分析比较公允:“税负高和税感痛苦不会直接画等号,如果政府能够提供优质的、让纳税人满意的公共服务,即使税负较高,纳税人也不会感到痛苦。相反,如果纳税人能够感受到的公共服务是欠缺的,即使缴纳的税不多,也是有怨言的。”

  去房价痛点须超脱利益掣肘

  再说房价,同样是民生痛点之一,需要改革发力。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九成大中城市7月份房价环比下跌,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怎么样呢?在11个月内坐的是同一个“过山车”,从携手“疯狂上涨”到同时下跌啊。

  新华网评论说,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房地产数据已经连续几个月看上去不再那么“美”。正如《纽约时报》所描述的那样,“咝咝冒烟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冷却”。

  我注意到专家王小广的看法,“政府必须拿出改革攻坚的勇气,超脱利益掣肘,只有建立有长效机制保障的市场,在房地产调控方面加强市场调节的导向作用,才能挤破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所谓“利益掣肘”,我想肯定包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吧。

  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怎么办

  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地方政府也有地方政府的痛点。比如,地方债问题,债台高筑,该怎么解决呢?地方政府抱着“土地财政”一棵大树吊死肯定不行,其实还有一个选项,就是自行发债。

  现在,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已扩大到6个省市。在首批试点的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之外,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和山东省也加入到自行发债试点的行列中。

  按业内专家的说法,政府私下融资,多是选择向银行贷款,对银行冲击压力较大,容易形成不良资产。现在允许公开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这样也减轻了银行产生不良资产的压力。

  事实上,银行的压力的确不小,也有难言之痛。本月,中国四大银行开始了密集“补血”,计划以发债和优先股补充资本金,规模达730亿美元,未来五年,这一数字有望扩大到3000亿美元。与此同时,五家省级“坏账银行”的成立也将加速清理银行坏账。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对于这些改革之痛,放在整个改革大背景下看就知道,偶然当中,也有必然。经济学家李稻葵对此曾有这样的判断:“中国经济这一轮改革在短期内会有阵痛,会有收缩的效果在里面,包括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控制,包括对地方征地的限制,包括对银行系统、金融系统的整顿,对地方债的清理等。只有将阵痛熬下来,我们的市场经济才会更加现代化。”

  老马以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诸多改革痛点正是未来改革的发力之处。在此我期望,借改革的如来神掌打通经济社会任督二脉,迎来中国经济畅通无阻的未来。(评论员马尚田)

相关阅读

新闻重点:·Arm Lumex CSS 平台支持实时端侧 AI 用例,覆盖智能助手、语音翻译及个性化服务;[详细]
9月伊始,百度正式宣布旗下百度商家智能体完成全面升级。作为一款致力于为广大商家提供智能化、便捷获客的平台,百度商家智能体[详细]
云端AI应用的大规模普及对数据存储提出了更多需求。特别是面对海量数据吞吐和高速处理的数据湖等应用,如果可以在单一服务器机[详细]
——跨越山海共赴科学之约30天接力直播邀您云赏科普盛宴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由中国[详细]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举行。本届博览会以数实相融 智赢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字出版行业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