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下人们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关注。健康产业则被认为是全球“财富第五波”。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审议通过, “大健康”产业有望步入黄金发展期,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的一个重点。其中互联网+健康模式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健康需求激增 市场蛋糕巨大
近年来,中老年人群比例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同时家庭结构日趋缩小,家庭养老压力也逐渐增大,这些促使了人们对养老、看护和疾病关注度提升。另一方面,快节奏城市生活下亚健康成为一种常态,慢性疾病发病率提升,预防、监控、全面的健康管理成为重点。
在经济政策方面,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结构也将发生调整,加上国家政策的推动,预计2020年医疗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以上。而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提升,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升高,消费需求向服务消费转变。未来,个人健康医疗支出将继续上涨。
需求大,机会多,这也必然会让更多的资源持续性投入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领域。但就现状而言,医疗健康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互联网+健康,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糊涂”痛点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糊涂”,这些几乎是每个老百姓就医的共同体验。
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因为医疗资源短缺,且集中于城市大医院,初级全科医师队伍无法承担“守门人”角色,致使大多数病人无序流向高级别医院,造成导诊、分诊、挂号、候诊的等待时间长、就医费用高、,看病时间短等问题。
“看病糊涂”的症结则在于缺乏专业、公正和有针对性的医疗健康信息。中国目前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较低,基础的医疗健康数据积累不足,国内仅有3%实现数据的互通,大部分实现临床管理信息化的医院数据尚未打通。
医疗健康资源与需求的不匹配及信息不对称, 令医改势在必行,“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应运而生。借助互联网,可以助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优化就医流程及健康服务,着重推动医疗健康信息化发展,促进大健康行业的大数据化。
据Analysys易观监测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人民币;2016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11.5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高达近300亿元人民币。近几年,互联网+医疗健康可谓是发展迅速,但诸多行业初期问题也凸现:对于老百姓就医痛点,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健康医疗解决的只是表象问题。如何让互联网为医疗健康这一传统行业创造价值,真正解决了医疗行业的痛点?
整合大数据,医通健康开启线上一站式健康服务
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医通建康对行业痛点也有独到的见解。认为:“痛点在哪里,痒点就也在哪里!” 2016年,医通健康整合大健康产业资源,挖掘大健康行业大数据,正式启动互联网+健康,开通“医通在线”线上健康商城,开启全面一站式健康服务,直击行业痛点,为更多的人带来专业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
通过医通在线,可在线预约全国85个城市的体检预约服务,服务项目多达3058个。节省了您在医院预约等候的时间,自助选购更高效便捷。
截止目前,医通健康的服务网络已实现中国大陆地区一、二线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全覆盖,三四线城市高度辐射,还延伸至中国台湾,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并进一步开发公立医院资源。据悉,医通健康全国医疗资源已增至1500家,其中公立医院有588家。涵盖中山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上海曙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等国内顶尖资源。而这只是首批,预计2017年,全国公立医院将增加至近900家。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整合起来,并高效的利用,调配,医通健康做到真正提供与原先线下服务全然不同的就医体验。
整合丰富全面的医疗资源的同时,医通健康依托于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地的专家经验,以及大量专业人才,投入技术平台系统开发及互联网数据分析,以大数据为支撑,将体检服务互联网化,提供更加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综合健康管理服务。现已实现在线体检预约、个性化套餐定制、健康档案管理、检后健康跟踪、全面健康管理和健康干预等一站式服务,并统一标准和价格,让用户对健康医疗再也不“糊涂”。对未来的发展,医通健康品牌创始人潘雯俊如是说:“树立体检服务统一评价体系,领跑国内第三方串联检前、检中、检后的一站式健康服务管理平台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和使命”。
将资源管理和服务整合,沉淀数据、收集数据、挖掘数据,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好的、专业、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建康服务,并不断优化用户体检,从用户出发,正真解决用户痛点,相信这样的医通健康能为更多的用户及家庭,带去更多的爱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