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照片在网上火了,一位陈兵的作者声称自己的作品《“同质化”与“差异化”的反周期调控》,足够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术成就。
冲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宣言
冲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宣言
大家期待已久的新书——《“同质化”与“差异化”的反周期调控》终于面世了。这部创作时段超过10年的著作,非常有说服力地否定了传统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整套理论,并且创建出一套系统的产业升级调控理论取而代之。新理论既能短期救急,又能长期治本,它的出现,标志着华人在世界重大经济学理论创新中不再处于旁听位置。
我毫不怀疑这是经济学的一场重大革命,将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因为它在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位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比赛成绩已经确定,不确定的只是颁奖的时刻。
在等待颁奖的日子里,我将对现有主流经济学做一次全面修正,将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延伸到微观经济学领域。
我们现在的经济学还不能称之为科学,只能算是一门玄学。它明显残留着带历史局限性的过时传统思维和严重不接地气的缺陷。经济学界空谈、扯谈盛行,在五十步笑一百步中,各种学派林立。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应该像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树立理论无限接近实际,能直接服务于实践的原则。在这种准则下,只有一套理论最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所有在“象牙塔”高谈阔论的诸子百家都将消融。我很有信心终结经济学长期以来不接地气,纸上谈兵的局面,因为在学术研究上,我已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
我毫不担心我的经济学理论会无人问津,因为率先应用这些理论的经济体和企业将会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将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提升1%,2%……也许在10年,20年后,就会有大学开设我的经济学理论。没有底气的是,受到历史局限性的限制,这些理论能主导未来世界200年?还是300年!
陈兵
2016年7月
封面
我们进一步发现:这位作者声称他这本书有三大看点:
“三大看点”
1、作者第一个发现凯恩斯主义是建立在“同质化”、“短期化”、“投机化”假设前提下,其理论根基存在重大缺陷。作者经过与现实“差异化”环境比较,发现凯恩斯主义政策的(乘数)效应,其实际效应都明显低于理论预期,论证出其政策失灵的必然性。以此说明凯恩斯主义从头(环境假设),到尾(政策效应)都是错的,而不再是以往人们认识到的仅仅存在局限性。可谓对凯恩斯主义一剑封喉!
2,作者创建出“差异化”经济周期理论:提出生产过剩的根源是产业结构失调,而非有效需求不足;解决生产过剩的办法是实施产业升级创造新产品的供给,而不是刺激总量需求。并认为新理论既能短期救急,又能长期治本,全面颠覆了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是对经济学的一场革命!
3、实用性:作者声称这本书结构严谨,分析具体,图文结合非常具有说服力,适合普通人了解经济发展规律。其“差异化”经济周期理论——依据本地区劳动力素质与资源成本优势,发展最具竞争力产业。与各国经济发展历程高度匹配,适用于参与全球国际分工的100多个经济体及其企业,是政府和企业对症经济时弊的“灵丹妙药”。谁率先掌握和应用,谁就能把握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将是一本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作。
严格来看,作者发现凯恩斯理论的“新”错误不应该包括在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行列,这本书剩下的经济学创新主要有:发现发展新产品具有缓解传统产业生产过剩的功能;发现将同样的资金用于不同的产业,会产生不同的乘数效应。然后,作者用效用递减规律说明生产过剩,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明“新”产品的需求,再结合商品生命经济周期理论建立宏观上的“差异化”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一套“既能短期救急,又能长期治本”的调控模式。但这些理论“创新”能否被世界经济学界承认,是否有机会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部作品,我们复制了这本书的《目录》,供大家看看这本书有什么奇特之处:
第一章 增加产品种类引发的经济增长
一、千万不要忽视产品种类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不同类别产品(差异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从产品差异性角度看“生产过剩”的根源
四、看看,市场也有一套预防生产过剩的机制
五、生产要素在产业升级中如何转移
附表1—1,1—2,1—3,1—4,1—5,1—6,1—7,1—8,1—9 ,1—10,1—11
附图1—1,图1—2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之殇
一、宏观经济学说的假设前提
1、假设之一:不接地气的“同质化”
2、假设之二:将霎那看作永恒的“短期化”
3、假设之三:视病态为常态的“投机化”
二、同质化与差异化假设下财政政策效应比较
1、比较之一:危急中扩大需求,不如创造供给
2、比较之二:财政稳定器是“错”、“懒”、“坏”的机制
3、比较之三: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的“时空”矛盾
三、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利息”如何定位
1、“利息”影响投资量与资本收益率的诡辩
2、货币政策中“利息”作为“成本”定位的论证
3、“利息”作为“成本”影响经济的局限
4、差异化假设下的“利息”变动效应
四、同质化与差异化假设下的财政货币组合政策效应比较
1、“同质化”假设下的双扩张政策效应
2、“同质化”假设下的双紧政策效应
3、“同质化”假设下的松紧搭配政策效应
4、“差异化”假设下的双扩张政策效应
5、“差异化”假设下的双紧政策效应
6、“差异化”假设下的松紧搭配政策效应
7、比较的结论
附表2—1,表2—2,表2—3,表2—4,表2—5,表2—6
附图2—1,图2—2,图2—3,图2—4
第三章、“差异化”经济周期与调控
一、“差异化”经济复苏特征
二、“差异化”经济繁荣特征
三、通货膨胀的“差异化”解析
1、从“总供给”>“总需求”变成“总需求”>“总供给”的推论
2、通货膨胀的“差异化”解析
四、金融泡沫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五、预防过剩危机的调控理念比较
六、走出萧条的调控理念选择
1、选择之一:不干预
2、选择之二:总量干预
3、选择之三:产业升级
附表3—1
附图3—1
第四章 “追赶型”经济与产业升级
一、全球经济的国际分工
1、形成国际分工的历史原因
2、不同层次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3、国际分工的发展状况
二、“追赶型”经济的产业升级
1、“追赶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的增长模式
2、“追赶型”经济的产业升级步骤
3、产业升级规律
4、产业升级竞争
附表4—1,表4—2,表4—3, 表4—4
附图4—1,图4—2
第五章 国债运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模式分析
1、个量的产品经济生命周期和总量经济的关系
2、批量的产品经济生命周期和经济衰退的关系
3、批量的产品经济生命周期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4、产品经济生命周期中的供给和需求要素分析
二、国债运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国债运用的微观效应分析
2、国债运用的宏观效应分析
三、运用国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策略
1、市场经济特征及政府的责任
2、我国经济的特征及国债运用目标
附表5—1,表5—2,表5—3,表5—4,表5—5,表5—6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