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到8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P2P网贷突破了第二个万亿。监管政策加严,网贷平台数量下降,网贷行业正式进入了严厉的监管元年。在这一年,P2P行业形势动荡不已,以往选择正确的P2P网贷平台方法在新的一年已经不实用,2016年是较为复杂的一年,行业风险也在变化着,随着各项监管政策的落地,在网贷行业大洗牌的环境下,选择P2P网贷平台有了一些新的方式,你知道吗?融金所(www.rjs.com)小编带你了解:如何挑选平台、关注平台才能更好的选择平台避开雷区?
一、选择较为专业的平台,警惕复杂平台
P2P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机构,对接的是资产端和资金端。在发展之初是以其简单、便捷、低门槛而备受用户的青睐。不过,随着行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创新”出现,P2P网贷平台的业务模式开始变得复杂起来。我们知道,P2P网贷平台的业务及产品是比较简单的,如信用借款、第页借款、融资租赁、供应链等等,是P2P网贷行业常见的产品。借款用户往往是个人或者中小微企业,个人借款用户主要用于短期资金周转,而企业类借款更多的是用于企业生产。针对这些不一样的借款项目,用户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去分析所接触资金的去向跟用途,然后可以具体对借款主体进行分析,如借款主体的信用情况及还款能力等等。如果说,该平台的业务模式太复杂,投资人看不懂,那么,这种项目就需要谨慎,这种平台就需要警惕了!
二、观察平台的信息披露情况
信息披露一直是P2P行业的核心问题,也是监管层对P2P规范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例如近日中国互金协会对会员单位下发的《中国互金协会出台P2P信披标准(征求意见稿)》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首次定义并规范了86项披露指标,虽然只对协会成员具有约束作用,但对于推动整个行业信披体系的建设仍是具有正面意义的。
事实上,自监管收紧以来,信息披露已经逐渐成为P2P平台的常态了,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直播的兴起,P2P行业更是藉此开发了新的信披形式。整体来看,P2P行业信息披露主要包含几个方面,即项目信息、平台资质、运营数据、合作机构信息、平台经营动态以及风险提示等六大类。目前P2P行业常见的信息披露形式主要有官网、开放日、运营报告、互动直播、社群交流等,其中近期又以直播和社群最为火热。随着投资人市场的成熟,投资人对P2P平台的要求不再局限在单一的收益率上,而是日益丰富化和动态化。这也意味着平台单向的自我包装正在丧失竞争力,将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双向互动关系的营销思维。因此以直播、社群为代表的互动类信息披露行为越来越受到投资人的关注,并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热情。以直播为例,透过实时的视频直播画面,观看直播的投资人除了能够得到特定主题的信息,例如平台不同岗位负责人针对相关领域进行答疑,还可以看到平台的真实情况,包括办公环境、员工状态、团队规模等,如果存疑,可以将直播过程中的画面逐一与官网公示的内容进行对比,例如高管跟官网介绍的是否为同一人、办公环境与官网图片是否符合等,对平台的真实性进行初步判断。
三、警惕宣传包装过度的平台
P2P平台本身的盈利空间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大,往往平台给到投资人的年化收益率都在12%左右,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平台还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其实不然,按目前的行业情况来说,绝大多数平台依然处于不盈利或者亏损的状态。
P2P行业表面看来利润空间似乎巨大,但大家都忽略了平台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经营成本这一事实,包括人员工资、线上运营费用、支付通道费用、借款人逾期坏账所产生的费用等等,这么算下来平台的利润率其实并不高。另一方面,就是在这种整体利润不高的情况下,平台还要猛砸广告,疯狂地做营销活动,对于正常运营的平台来说又平添了一笔超负荷的运营成本。那么这些巨额的营销费用该从哪里来呢?正常来源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自有原始资金、投资机构资金、盈利部分资金、借贷资金,遗憾的是部分平台难以把控底线,在前期巨额广告费用投入之后,有大量的资金涌入平台了,一边是为了吸引资金不得不进行的营销,另一边是短期难以盈利的残酷现实,平台一旦面临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一些底线较低的平台可能会开始挪用投资人资金,破坏平台生长规律的同时也将最终伤害到投资人的利益。因此,投资人在挑选平台的时候,除了考虑平台的业务能力以外,也要留心平台在营销推广方面的动作,那些习惯于过度包装的平台很有可能已经陷入了恶性资金循环当中,为了填补内部资金窟窿,只能通过一些非常规的返利、促销等活动来吸纳资金,长此往复,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选择合规的P2P网贷平台不仅仅是通过如上几种方式,行业动态一直在变化,具体的监管细则也即将出台。用户需要时时关注行业动态,选择合规的P2P网贷平台,在理财之路上才能越走越顺!
融金所(www.rjs.com),专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新用户注册送200元现金红包!快来领取吧~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