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两男子想抢马云 支付宝:他身上摸不出钱

时间:2018-04-20 来源:于彬 责编:
原标题:雀巢叫停茶饮 主攻乳饮

  走近超市摆放茶饮料的货架,映入眼帘的是康师傅、统一的红茶、绿茶和果味茶……雀巢冰爽茶去哪儿了?近日,全球最大食品集团雀巢公司证实,其在中国内地的即饮茶产品业务已全面停止,未来,雀巢将支持银鹭全面扩充复合蛋白饮料。

  冰爽茶悄然“隐退”

  “你们有没有发现超市都买不到雀巢冰爽茶了?”“冰爽茶从前是我最爱的饮料,现在都喝不到了。”……网友们不经意间发布的帖子牵出了雀巢冰爽茶“消失”的事实。近日,雀巢官方对外证实,其在中国区的即饮茶产品业务已全面停止。记者看到,现在摆在雀巢官方网页上的饮品只有雀巢美禄巧克力麦芽饮品。

  据行业知情人士介绍,其实从去年上半年起,雀巢冰爽茶就不容易买到了。“卖得不好,雀巢有意收缩战线。”

  正是在中国茶饮料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的2001年,全球两大食品饮料界巨头决定专为消费者定制茶饮料。为了拓展饮料业务,雀巢和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成立对半合资的即饮茶合资公司——全球饮料伙伴公司(BPW),作为BPW合作内容,雀巢先后注入了冰爽茶和即饮咖啡,双方合作研发出了原叶茶。

  茶饮料相关研究者黄莹认为,最初推出冰爽茶时,它在全球其他5个市场已经有了近10年的消费基础。但是在中国,茶饮料已经进入市场细分的大时代,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等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特色鲜明的产品。冰爽茶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顺利切进个市场。

  欧睿统计数据显示,最初的冰爽茶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雀巢冰爽茶占有率在2008年曾达到2.3%。但此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雀巢冰爽茶市场开始下滑,至2010仅为1.9%。而在雀巢冰爽茶之后,雀巢与可口可乐还推出了“茶研工坊”、“健康工坊”、“原叶”等共7个不同的茶饮料品牌,但都未能在国内茶饮料市场突出重围。

  雀巢与可口可乐的共同探索一路坎坷,最终劳燕分飞,于2012年宣布“拆伙”,雀巢把雀巢冰爽茶拿回来自己做,而原叶茶则由可口可乐拿去做。如今,将近13年的苦心经营,雀巢茶饮料业务最终还是黯然退出了中国市场。

  转攻复合蛋白饮料

  走出茶饮料市场,雀巢在中国其他市场领域依然保持高度的兴趣。2011年以来,雀巢先后收购银鹭、徐福记和惠氏,这个全球级食品巨头在中国的奶制品、饮用水、调味品等市场领域不断发掘着新的能量。

  雀巢方面对记者透露,即饮咖啡业务已全面移交给银鹭,未来,雀巢将支持银鹭全面扩充复合蛋白饮料。“我们对银鹭液态产品成功的营销模式表示认同和欣赏,银鹭在市场支持方面为我们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雀巢是我国即饮咖啡第一品牌,其市场份额超过50%。而银鹭除了生产和代工能力以外,对本地消费者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并有广博的分销渠道,这些都为雀巢所看重。

  日前,银鹭核桃奶优系列新品宣告上市,银鹭集团副总裁郭敬贤表示,雀巢先进的管理理念正对银鹭产生影响,据其透露,银鹭2013年全年销售额突破130亿元,增长15%。

  行业分析师认为,随着市场上饮品种类增加,整个中国茶饮料市场在最近两年的增长都在放缓。与之相对应的,是功能性饮料和复合蛋白饮料在增长。根据尼尔森资料显示,2013年国内整体茶饮料行业销售额及销售量(不含奶茶)持续呈现负增长,销售额衰退5.7%;而根据中商情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达895.22亿元,同比增长23.46%。

  茶饮料衰退,含乳和复合蛋白饮料上升,已经成了饮料行业趋势。目前已经有不少饮料巨头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统一等纷纷进入含乳和复合蛋白饮料领域,而银鹭的花生牛奶销量则位居复合蛋白饮料类中国第一。(记者 周照)

相关阅读

原创 西门子Xcelerator中国在牛奶变成奶粉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就是喷雾干燥。但传统喷雾干燥设备常常面临能[详细]
狄耐克(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优势:鸿蒙钻石级合作伙伴,唯一实现"鸿蒙+国产芯片+国产OS&qu[详细]
融合现有存储单元与先进的CMOS 技术,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全球存储解决方案领导者铠侠宣布,其采用第九代BiCS FLAS[详细]
KIOXIA LC9系列成为容量最大的PCIe 5 0企业级固态硬盘;采用32 Die堆叠的 BiCS FLASH QL[详细]
国内楼宇对讲十大品牌排名分析在智能建筑蓬勃发展的当下,楼宇对讲系统作为保障居住安全、便捷沟通的关键设备,市场上品牌众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