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沃尔玛封杀支付宝”,商业竞争边界何在

时间:2018-04-1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编:
小行星撞击曾导致恐龙灭绝
小行星撞击曾导致恐龙灭绝一次广为人知的灭绝导致恐龙全部被消灭
  参考消息网7月26日报道 《今日美国报》网站7月24日发表题为《地球正处于第六次大灭绝中》的报道称,据今日出版的《科学》周刊上的数项研究,世界各地的动物因栖息地丧失和全球气候异常而消失或减少,这意味着
 
我们正处于地球生物第六次大灭绝中。
 
  一项研究发现,尽管全球人口数量在过去35年间大幅增长,但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同期减少了45%。无脊椎动物包括甲虫、蝴蝶、蜘蛛和蠕虫等。
 
  该研究作者之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本·科伦说:“我们发现无脊椎动物和较大型动物的消失情况类似,这令我们感到震惊。因为之前我们以为,无脊椎动物的适应性更强。”
 
  尽管比如老虎、犀牛和大熊猫等大型物种获得了人们的大部分关注,但是研究人员说,显然即使是最微小的甲虫的消失也可能显著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多样性生态系统。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坦福大学的鲁道夫·德尔佐说:“我们往往将灭绝视为一个物种从地球表面消失,这很重要,但关键的生态系统功能也在消失,这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在生态系统功能中,动物发挥着核心作用。
 
 
  科学家为形容这一明显的大灭绝而创造了一个短语——“人类世动物灭绝”,意思是人类导致的动物减少。
 
  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在所谓的大灭绝中消失的情况,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典型的大灭绝是由地球与大型流星相撞导致的。
 
  在约6600万年前,一次广为人知的灭绝导致恐龙全部被消灭,另外地球上还有四分之三的物种也都随之消失。在约2.52亿年前,“大灭绝”(Great Dying)消灭了全世界约90%的物种。
 
 
  科学家估计,总体而言,在我们的地球上曾存在过的所有生命形式中,约有十分之九绝种了。
 
  本周出版的《科学》周刊上还有一篇文章详细讲述了我们可以减少这种大灭绝的办法,即通过将动物引入野生群体,并把某些物种群体,比如巨型陆龟,再次移回该物种已经灭绝的地区。这项研究由位于新西兰达尼丁的
 
奥塔戈大学的菲利普·塞登主持。
 
  该研究发现,通过有意转移动物以重新恢复物种群体,在扭转动物灭绝趋势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
 
  本期《科学》周刊上的第三份报告发现,在世界各地的大型陆地保护区,一些动物一直在逐渐消失,比如长臂猿、猩猩以及各种狐狸、熊和犀牛。
 
  本周出版的《科学》周刊上的论文延续了对大灭绝的研究;今年,《科学》周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动植物物种当前的灭绝速度至少是人类出现之前的1000倍。
 
  《科学》周刊由非营利性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该协会的总部设在华盛顿。

相关阅读

9月伊始,百度正式宣布旗下百度商家智能体完成全面升级。作为一款致力于为广大商家提供智能化、便捷获客的平台,百度商家智能体[详细]
云端AI应用的大规模普及对数据存储提出了更多需求。特别是面对海量数据吞吐和高速处理的数据湖等应用,如果可以在单一服务器机[详细]
——跨越山海共赴科学之约30天接力直播邀您云赏科普盛宴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由中国[详细]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举行。本届博览会以数实相融 智赢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数字出版行业的[详细]
原创 西门子Xcelerator中国在牛奶变成奶粉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就是喷雾干燥。但传统喷雾干燥设备常常面临能[详细]